![]() |
|
![]() |
|
明報 | 2010-10-23 拆皇后碼頭演變成政治風波,公眾記憶猶新。政府昨日因應尖沙嘴天星碼頭巴士總站改建露天廣場,再將梳士巴利道迴旋處工程的新修訂刊憲,並再諮詢公眾。事實上,興建露天廣場早於2005 年已在立法會討論,原計劃09 年動工,但至今莫說工程未展開,連地區諮詢工作仍未完成。旅遊事務署表明,要做到「無反對聲音」才會將計劃推展,基於民間反對聲音持續,工程極可能無了期延遲,而政府亦毋須處理這個「政治炸彈」。明報記者 興建尖沙嘴露天廣場計劃早於05 年便提交立法會討論,當時是美化尖沙嘴海濱項目之一,尖東永安廣場新尖沙嘴巴士總站原訂07 年完工,09 年前逐步搬遷巴士總站及興建廣場計劃,但計劃一直無[象上馬。 原訂09 年建廣場 另一個反映計劃落實無期的「證據」,是旅遊事務署於去年5 月舉行尖沙嘴露天廣場設計比賽,原於今年初公布結果。得獎作品將用作廣場設計藍本,並於明年初向立法會申請撥款及在年底動工。惟該署表示,因尚未完成部分程序,未能公布結果。 政府去年6 月曾就工程刊憲並諮詢公眾,至昨日又再刊憲,公布工程修訂內容,包括擴闊香港文化中心對開擬建行人路、擴闊迴旋處內的擬建巴士通道、修訂永久及暫時封閉現有行車道和行人路的部分路段建議,而關閉巴士總站並建造廣場的原設計則維持不變。有關修訂會諮詢公眾至今年12月21 日。 當局:盼做到「無反對」 旅遊事務署發言人解釋,今次刊憲是因應去年6 月就工程收集意見的修改,該署會就新修訂繼續聽取意見,有需要時會再修訂及重新刊憲,希望做到「無反對」。她說,若工程再無反對,署方下一步還要為尖沙嘴露天廣場的管理模式進行諮詢, 聽取意見。 對於政府希望工程無人反對,一直關注的「尖碼之聲」主席陳嘉朗明言「一定會提交反對書」,強調反對到底。他說: 「到拍板才說捨不得,湧去影相無意思。如果公眾不在意,等同放棄自己的歷史文化。」他補充,要保護的不止巴士總站或天星碼頭,而是天星小輪, 「沒有方便的巴士接駁,天星小輪就無法維持下去,我們就失去這寶貴回憶」。天星小輪總經理梁德興亦表示,公司一直認為將尖沙嘴巴士總站改建成露天廣場會對渡輪業務造成打擊。 油尖旺區議員陳文佑亦反對封站,認為會影響天星小輪及附近商場人流,他又批評政府再次刊憲仍未明確交代施工時間表、古蹟辦評級等詳細資料等。 (上次更新: 2010-10-23) |
|
Facebook
群組 Facebook Group |
|
本組訊息及立場
Our message & Statement |
|
關於尖沙咀碼頭的歷史 History of TST Bus Terminal |
|
活動記錄及新聞稿
Our Action and Press Room |
|
常問問題
FAQ |
|
相關剪報,文件及網誌
Related News cutting, docuements and Blog |
|
多媒體檔案與下載區 Video and Download Area |
|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
|
網站連結
Link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