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活動記錄 2009.7.1 新聞稿 歷史.地標.民生 「尖碼之聲」於今日(二零零九年七月一日)參與「民間人權陣線」主辦七一大遊行,並於軒尼斯道近菲林明道設置街站,派發「一人一信反對遷拆尖沙咀碼頭巴士總站」宣傳單張、貼紙及售賣一套六張以尖沙咀碼頭為題材的明信片。 「尖碼之聲」是次參予七一遊行,目的是希望可引起市民關注尖沙咀碼頭巴士總站的前途,呼籲遊行人士參加我們的「一人一信向特首說不行動」,向政府近日對尖沙咀碼頭巴士總站所作所為,發出最清晰的反對意見。 尖沙咀碼頭公共交通交匯處,與九龍以至新界的發展著不可分割的關係,是香港歷史的一部分。 不可一 不可再 不要中環天星翻版! 政府豁下的旅遊事務署於2002年提案建造露天廣場及尖東新巴士總站起,尖沙咀碼頭巴士總站的命運一直懸而未決,政府始終未有作全面大型諮詢,亦未進行任何「古蹟影響評估」,難怪市民和乘客一直蒙在鼓裡。以一個香港首屈一指的地標來說,得到政府這種冷待實在令人吃驚。 2007年,旅遊事務署就碼頭廣場計劃舉辦了一工作坊,並邀請了一些相關的團體參與,但偏偏總站使用者和受影響的各區居民卻沒有受到諮詢。在工作坊報告中,有與會人士質疑是否有需要為本已十分受歡迎的地方,再增加更多的空間去吸引遊客;亦有意見認為露天廣場應興建在與交通運輸分開的層面上,以避免交通擠塞等,可惜此等意見未有被採納。 2008年中,當南華早報揭發所謂的「露天廣場」原來容許建設最高十五米、樓面10000平方呎建築物;以及九巴5號巴士在未經諮詢九龍城區議會的情況下被搬離尖沙咀碼頭巴士總站,「搬總站」的禍害開始引起了市民的關注。 今年5月,事件最近更有急轉直下之勢,旅遊事務署聯同建築師學會舉辦「露天廣場」設計比賽,但只接受專業團體會員參加,公眾無從置喙。而在媒體上,旅遊事務處更宣稱會將一卡被置於垃圾車場旁十多年的九鐵車卡,放置於露天廣場以內作警崗及旅客中心用途,並指火車比巴士有更長歷史,「回娘家」云云。 而當有關尖沙咀巴士總站一帶的更新工程現時仍在設計比賽階段,巴士總站的去向未明,但政府竟然於2009年6月5日刊憲,計劃展開梳士巴利道與廣東道交界建造迴轉處工程。 我們認為政府這種拆件通過的手法是想製造既定事實,希望完全抹殺新設計中原址保留巴士總站的可能性,造法非常卑鄙。 我們要行出來說不! 反對遷拆尖沙咀碼頭巴士總站Facebook群組 (Say NO to relocation of Tsim Sha Tsui Star Ferry Bus Terminal)於於2008年6月成立,當中的核心成員於2009年2月正式註冊成為「尖碼之聲」。 尖碼之聲的工作一直沒有停止。我們將去年收集了的6000個反對遷拆巴士總站的市民簽名轉交往油尖旺區議會、多位九龍西及旅遊界立法會議員及九龍區的區議員以及特首曾蔭權先生。除此之外,我們更進行了研究並將之輯成報告,於今年4月頭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論壇(Forum UNESCO)上作出陳述,將這個香港公共交通發源地帶到國際。我們更在今年六月的兩個週末在尖沙咀碼頭舉行了「一人一信向特首說不行動」,共收集了近2000封反對遷拆尖沙咀碼頭巴士總站的市民及遊客信件,而我們會將今天收集到的信件交往特首辦。 巴士與鐘樓- 無可質疑的香港風貌 只要稍為翻查舊地圖、舊相片和歷史書,便會發現巴士總站的位置一直是道路交通集散地。巴士總站前身是人力車站,起源可上追至1888年,時值首條往返尖沙咀至中環的定點渡輪航線成立-即天星小輪前身。這交匯處的出現甚至要比尖沙咀火車總站要早近30年。 在地理上,火車不但一直沒有涉足巴士總站現址,而從歷史相片中所見,歷年來經常伴隨在鐘樓左右的,除了人力車,就只有雙層巴士。雙層巴士出現在尖沙咀鐘樓前面的景像,已經是一幅中外知名的香港風貌。 政府一再意圖略過巴士總站這個歷史現場的120年漫長歲月,甚至企圖偷換既念,用火車掩蓋巴士總站的角色和地位,歪曲地理史實,做法實在是反智之極。這根本不是甚麼「回娘家」,而是鵲巢鳩佔! 巴士與天星- 堅實的生活拍檔 今年2月及6月,我們召集十多名會員進行碼頭巴士總站客量調查,發現在上班日繁忙時間,使用巴士服務的乘客每小時均可達2500-3500人次,而使用天星小輪的更高達每小時3700-6500人次。此次調查證明使用巴士總站上下班的市民眾多,當中絕大多數都會直接轉車轉船,巴士總站的存在對早已擠塞的紅磡海隧與及港鐵有舒緩作用,亦肯定了巴士總站和天星小輪之間密不可分的關係。 令我們更擔心的是天星小輪的未來。自2006年中環天星碼頭搬遷以後,天星小輪的客量大跌18%,使天星轉盈為虧,迫使天星於今年初分兩階段加價,並設立了假日收費,是天星120年歷史上的首次!按天星小輪的獨立顧問報告估計,當巴士站搬遷後,天星尖沙咀航線的客量將會再跌8%-11%,使經營更加困難,長此下去,這個被國家地理雜誌評為「人生五十個必到景點」、美國旅遊作家協會評選為「全球十大最精彩渡輪遊」之首的天星小輪將會隨時關門大吉,又或被迫再申請加價至一個市民不再接受作日常交通工具的遊覽船! 希望各位市民,認清我城的真正需要:一個毫無文化背景、甚至扭曲地理歷史的廣場,比起120年香港風貌的漫長累積,誰更珍貴?一個只在節日有用的空蕩廣場,比起一個每天萬人愛用的交匯重點,誰更重要? 為保留香港一個世所共知的地貌,為尊重市民的生活所需,為保護港人珍惜的天星小輪,本會僅此向政府發出以下嚴正呼籲: 1. 就興建廣場及遷拆巴士總站的提案重新作全面大型諮詢,必須包括受影響的各區居民和巴士乘客。 尖碼之聲 反對遷拆尖沙咀碼頭巴士總站Facebook群組以及尖碼之聲乃由一群關注尖沙咀碼頭公共交通交匯處發展計畫的市民發起。 本組的網址為 http://www.ourbusterminal.org/
(上次更新: 2009-07-03) |
|
Facebook
群組 Facebook Group |
|
本組訊息及立場
Our message & Statement |
|
關於尖沙咀碼頭的歷史 History of TST Bus Terminal |
|
活動記錄及新聞稿
Our Action and Press Room |
|
常問問題
FAQ |
|
相關剪報,文件及網誌
Related News cutting, docuements and Blog |
|
多媒體檔案與下載區 Video and Download Area |
|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
|
網站連結
Links |
|